印度水危机引深思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在42度的高温下,印度西北部的杜拉尔,正面临最严重的缺水危机。政府隔八天会发放一次补贴,但每家每户只有200升水的使用限额。一场世纪水资源大战,在拉杜尔已经拉开序幕了。
为帮助拉杜尔居民早日摆脱干旱之苦,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与人道主义组织之一——生活的艺术基金会(AOLF),捐助了3000万卢比(约292万元),派出了20部挖泥设备,在曼杰拉河流域运作着。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为了避免干旱的悲剧再现,拉杜尔的人民必须改变用水习惯和种植模式。
我们不仅为生活在窘境中的印度人民担忧,更是对中国水资源短缺的现象而担忧!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1/3的国家,但仅拥有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10%。随着我国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使资源匮乏更为明显,如何及时处理水资源缺乏、河流和空气污染等各种问题也成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如何高效的利用水资源也成了政府的当务之急。
面对由于管网老化、压力等原因造成的供水管网爆管频繁,使得大量的饮用水资源白白浪费的现象成为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2015年4月份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明确要求到2017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如果以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来计算,一个大型城市每天依旧要漏掉三十余万立方米的干净自来水,所以管网的漏损控制和对安全运行的维护对于严重缺水的中国极其重要。
就像生活的艺术基金会(AOLF)组织负责人MahadevGomare所说“大自然给了我们水源,我们就应该保护它、珍惜它。”威嘉环保愿与全世界有识之士共同合作,为中国的绿色生态建设和高效节水型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着眼长远,合理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将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规划中,结合改厕、改厨、改栏,综合处理畜禽粪尿和生活污水,并充分利用农村池塘、水田的自净能力,结合农村景观建设,开展清淤清洁行动,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
第四,严把治理质量关。制订和完善“区、镇、村”三级监管机制,此外还不妨引入农民监督员制度,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性,让老百姓也来为自家门口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质量“把把脉”。
总而言之,农村污水治理好不好,决定乡村美不美。探索出一套农村污水治理的长效体系,不仅是一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基础性工程,更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所在。